你怎样判断一个地区的空气质量?有兴趣的读者不妨作以下一道选择题,然后将三种惯常做法来个分析比较,看看你剔勾的那种方法是否最客观、最科学和最正确?
一,到一个地方,只要看看自己脚上穿的皮鞋,要是三天不擦仍是光亮如新,那就说明这里的空气质量佳?
二,抬头看看天空,是否连续遭遇不明的雾霾天气?
三,听当地天气预报中的空气污染指数,指数越高,空气质素越差?
相信大多数人都会选中第三题,但根据国际上,特别是欧美国家空气质量的重要衡量指针──PM2.5,第二题或许是最能说明问题的最佳选择。为什么?
PM2.5的概念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.5微米的颗粒物,它的超细体积可直接进入人体呼吸的肺泡组织。由于PM2.5这类细颗粒物对光的散射作用较强,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更容易导致灰霾形成。
目前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官方预报系统,是以PM10(直径小于或等于十微米的微粒,可吸入但不到肺泡)作为评价因素。是故,尽管天空灰霾重重,但当地的空气污染指数不足显示甚高或严重。同理,你在黄土粉尘大的地方旅游时,每天都要擦鞋洗头发,但空气中每立方米所含的超细颗粒却不一定高。
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较,PM2.5粒含更多的有毒物质,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也最大。